Page 170 - 《社会》2015年第4期
P. 170

文化因素对人口流动的长期影响:基于中国历史经验的实证分析


   唯一途径(葛剑雄等, 1992 ),而人口流动的结果必然出现文化扩散,使
   地区间文 化 得 以 交 流 与 融 合。 文 化 扩 散 这 一 概 念 最 早 由 克 鲁 伯
   ( 犓狉狅犲犫犲狉 , 1940 )提出,用来描述文化在地区或人群之间的传播,如宗
   教、语言的扩散等。但由于文化难以识别,我们对历史上的文化扩散现
   象难以观察。因此,本文只能借鉴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如葛剑雄等,
   1992 ; 犆犪狏犪犾犾犻犛犳狅狉狕犪犪狀犱犉犲犾犱犿犪狀 , 1981 )的做法,选择宗教、方言、价值
   观等文化元素来观察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地区间文化扩散。
       例如,作为中国基本文化特征的儒教,虽然起源于山东、河南一带,
   但是在宋代“靖康之难”后,随着大量北方文人南迁,不仅儒教的中心从
   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而且在南方得到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以“程朱理学”
   为代表的新儒家。到明代,这一变化更加突出,全国有近 76% 的新儒
   家思想家来自东南四省(包括福建、江苏、江西、浙江),其余约 16% 的
   思想家从北方四省(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产生(谭其骧, 1994 ;邹
   逸麟, 2007 )。可见,由于人口压力、战争以及社会动荡所导致的移民行
   为促进了文化的流动。这不仅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地理分布产生了
   重大影响,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也因此而改变。
       这种通过文化扩散影响地区间文化距离的现象也可以从方言的演
   化看出端倪。方言是重要的文化元素,语言学家通常利用地区间方言的
   语音差异来探索文化差异的变化。邓晓华等( 2009 )对我国古代地区间
   语音差异的研究发现,在晋代以前,汉语言边界以秦岭、淮河为主要分界
   线,但这一界线在经历了“八王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三次大规
   模移民后便推移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外,同一地区内的语音也呈现
   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以上这些间接证据均反映出,在传统社会
   中,伴随着人口流动,文化扩散对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文化扩散与移民的假说
       借助人口流动实现的文化交流必然对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产生影
   响,缩小或者扩大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而这种新形成的文化差异又将
   对下一期的人口迁移活动产生影响。例如,在明末清初,四川饱受战争
   蹂躏,人口大幅度减少,四川成为江西、湖南、湖北移民的主要迁入地。
   连续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四川与这些地区的生活习惯、语言、宗教信仰
   等非常接近,而相似的文化又为这些地区在清代中期继续向四川移民
   提供了可能,形成了中国移民史上所谓的“湖广填四川”。

                                                          · 1 6 3 ·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