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5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245
社会· 2015 · 3
戴东清 .2005. 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 1989-2002 :以镶嵌之社会团体自主性为例
[ 犕 ] . 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戴慕珍 .1993. 中国地方公司化的制度基础[ 犌 ] . //甘阳、崔之元,编,中国改革的政治经
济学 .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
邓宁华、栾卉 .2010. 社会分工、法律类型和福利国家:非营利部门的多维情境[ 犌 ] . 中国
非营利评论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艾里什,利昂 犈. 、卡尔拉 犠. 、西蒙 .2001. 建设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法制环境[ 犌 ] . //
非营利部门与中国发展 . 赵黎青,编 . 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 .
顾昕、王旭 .2005. 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 犑 ] . 社会学研究( 2 ): 155-175.
郝大海、李路路 .2006. 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衡———基于 2003 年全
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 犑 ] . 中国社会科学( 2 ): 110-124.
何增科 .2007. 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 犕 ]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华尔德 .1996. 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 犕 ] . 香
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
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 .2004. 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 犌 ]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贾西津 .2007. 中国公民参与的非政府组织途径分析[ 犌 ] . 中国非营利评论 . 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 .
江华 .2008. 民间商会的“一业多会”问题及其求解路径———基于温州行业协会的实证
研究[ 犑 ] . 中国工业经济( 5 ):
江华、张建民、周莹 .2011. 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
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为案例[ 犑 ] . 社会学研究( 3 ): 136-152.
金观涛、刘青峰 .2011.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 犕 ] .
北京:法律出版社 .
康晓光、韩恒 .2005 :分 类 控 制:当 前 中 国 大 陆 国 家 与 社 会 关 系 研 究 [ 犑 ] . 社 会 学 研 究
( 6 ): 73-89.
康晓光 .2011. 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第三部门环境分析[ 犌 ] . //康晓光、冯利,编 .
2011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孔繁斌 .2005. 从限制结社自由到监管公共责任[ 犑 ] . 中国行政管理( 2 ): 83-85.
蓝煜昕 .2009. 试论我国非营利部门的法制环境指数[ 犌 ] .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四卷 . 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黎军 .2002. 行业组织的行政法问题研究[ 犕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李莉、陈秀峰 .2009. 透析我国官办公益基金会体制特征及其改革的现实选择—制度变
迁与路径依赖的理论视角[ 犌 ] .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四卷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鲁篱 .2002. 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 . [ 犇 ] .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
马秋莎 .2007. 比较视角下中国合作主义的发展———以经济社团为例[ 犑 ] . 清华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 126-138.
彭南生 .2003. 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 犕 ]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彭泽益 .1988. 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犑 ] . 历史研究( 6 ): 3-19.
邱海雄、陈建民 .2008. 行业组织与社会资本———广东的历史与现状[ 犕 ]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秦晖 .1999. 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比较研究[ 犕 ] . 杭州:浙江人
们出版社 .
沈恒超、贾西津 .2003. 官办行业协会何去何从?[ 犑 ] . 社会( 8 ): 36-37.
孙春苗 .2009. 论行业协会:中国行业协会失灵研究[ 犕 ] .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孙丽军 .2004. 行业协会的制度逻辑[ 犇 ],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
仝志辉,等,著 .2005. 中国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 犌 ] . 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金寿 .2006. 台湾的司法独立改革与国民党侍从主义的崩溃[ 犑 ] . 台湾政治学刊( 6 ):
· 2 3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