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194
社会网络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会参与,都对生活满意度有正向的作用。受制于调查数据的可得性,以
往的研究多是用截面数据分析社会网络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较少运
用面板数据对社会网络构成和社会网络参与与生活满意度的因果关系
做进一步探讨。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一项基于 2008 年和 2009 年在北
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进行的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和协方
差模型,对城乡居民的社会网络与生活满意度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探讨。
拜年网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网络测量手段,通常由联系比
较密切的亲戚和朋友构成。拜年网既体现了强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
也体现了一种人情和利益关系的社会网络连接。以往的研究证明,拜
年网的规模越大,异质性越高,人们就更可能获得好的工作、较高的收
入和丰富的商业机会(边燕杰, 2004 ;王卫东, 2006 )。而社会网络的维
护也是需要成本的,过大的拜年网可能消耗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成为一
种心理负担。本文从量化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拜年网规模与生活满意
度的关系,拓展了该测量方法的应用范围。本文用随机截距效用的多
层模型分析了社会网络存量指标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
明,社会网络规模与个人生活满意度呈现“ ∩ ”型关系,即个人生活满意
度先随社会网络规模的增大而上升,当拜年网规模达到临界规模以后,
生活满意度将随拜年网规模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拜年网的扩大,拜年
网规模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作用。这也证明了
社会网络在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对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并在一定
程度上验证了社会交往对于幸福感可能存在“边际生产率递减”的现象
( 犘狌狋狀犪犿 , 2011 : 390 )。社会网络规模的增大,不仅带来了社会资源的
增长,也带来了维护社会网络成本的上升。
除此以外,拜年网中朋友的比例、邻里互动和非正式社会参与的频
率与个人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中国人社交网络的结构包括不同的
关系圈(费孝通, 2007 )。不同圈子的资源各异,社会关系道德准则和行
为策略各有不同,从而对生活满意度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强调血缘在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的核心地位。随着社会的变迁,亲
戚关系在整个社会网络中的相对作用可能发生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朋
友间的社会网络。本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社会网络规模下,朋友比例对
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可能表明,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
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需要从更多的朋友那里获取更广泛的异质性资
· 1 8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