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8 - 《社会》2014年第6期
P. 218

自评一般健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在控制了每个被访者的“真实”健康状况后, 犎狅 狆 犻狋 模型将自评一
   般健康指标所有残余的变异归结于不同个体回答行为的异质性,也即
   切点位移( 犮狌狋 狆 狅犻狀狋狊犺犻犳狋狊 )现象。由模型结果可知,对于两次自评一般
   健康状况的回答结果,其各类别对应的切点均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模型中所有关于年龄的主效应的估计系数均为负,这表明年龄较大的
   群体自评一般健康的切点小于年轻群体,也即,给定同样的“真实”健康
   状况,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评价似乎更加悲观。由于切点的取值较小,
   在“真实”健康状况相同的情况下,老年人在回答自评一般健康问题时,
   选择任何一个较好类别的概率均较低(如选择“很好”而不是“好/一般/
   差”、“很好/好”而不是“一般/差”、或者“很好/好/一般”而不是“差”的
   可能性更小)。模型中年龄的二次项效应为正,表明这种差异随着年龄
   的上升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模型结果还显示,在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的被访者之
   间,也存在一定的切点位移问题。与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被
   访者相比,“大专及以上”的被访者自评一般健康状况的第三个切点取
   值明显更大。这表明,给定“同等”的健康状况,受过高等教育的被访者
   比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被访者自评一般健康回答为“差”的可能
   性更小。相比之下,家庭收入的效应更多反映在前两个切点上。模型
   中家庭收入的效应均为正,表明给定“真实”健康水平,家庭富裕的被访
   者更有可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评价较高。
       此外,在两个模型中,性别对各切点的效应在 0.05 的统计水平上
   均不显著。这显示,两性之间自评一般健康的差异主要反映了他们关
   于既往病史的了解和身体对病痛感知敏感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不是
   两者回答行为的不同。城乡居民关于自评一般健康的回答行为的差异
   主要反映在第二次测量的第三个切点,即回答结果为“很好/好/一般”
   和“差”之间。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相应切点取值更小,表明在
   控制了模型中所有已测量的健康差异后,农村居民回答自评一般健康
   为“差”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城镇居民。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自评一般健康能够有效反映被访者对身
   心健康状况的自我感知和综合认知。与此同时,该指标也存在相当复
   杂的回答偏误问题。这些回答偏误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龄和不同社会经
   济地位的被访者对健康的评价标准、期望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 2 1 1 ·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