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58
领导,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干预” ,“党要努力
〔 14〕
领导苏维埃的活动,但不是取而代之” 。二是强调治党从严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质
〔 15〕
量。通过设立、延长党员预备期以便全面考察入党人员,并严格规定党员如果出问题要对
入党介绍人实行连带责任,以从源头上防止 “冒险家和其他危害分子乘机混进执政党里
来” ,切实做到审慎发展党员进而把好入口关;通过两次大的清党活动把混进党内的
〔 16〕
“欺骗分子、官僚化分子、不忠诚分子和不坚定的共产党员以及虽然 ‘改头换面’但内心
里依然故我的孟什维克从党内清除出去” 以纯洁党的队伍进而畅通出口关;通过从严选
〔 17〕
拔、培养具有管理国家和管理经济经验的人才来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以解决俄共
(布)内部出现的 “本领恐慌”问题进而把好干部质量关。三是指出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依
靠的执政党,要善于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清醒
地认识到人民群众之中所蕴藏的伟力,强调较之于人民群众,共产党员只不过是沧海一
粟,因而党要想完成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使命任务必须使自己 “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
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 。
〔 18〕
(二)锻造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总结运用的逻辑
必然
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以及改
革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从 “党是什么、要干什么” 到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
〔 19〕
样建设党” ,然后到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
〔 20〕
马克思主义政党” ,进而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
〔 21〕
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不仅集中体现了百年大党始终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加强自
〔 22〕
身建设的历史轨迹,也体现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
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是立党必须首先要弄
清楚、搞明白的事情。早在建党初期,党的二大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宣言》 《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就指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
党” ,是 “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 ,明确了党的性质以及初心使命。为了
〔 24〕
〔 23〕
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党必须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
对如何肩负起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主要任务,1939 年 10
月,毛泽东在 《 <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指出,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
民解放,必须把党建设成为一个 “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
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 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也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
〔 25〕
中作为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和领导党的双重身份,实现党的建设、党内治理与党的领导的有
机统一。1945 年,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 《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
党是 “工人阶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是已经在解放区执政的党”,“每一个党员都
应该精通自己的业务”。 这里不仅明确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政治地位,而且还关涉党
〔 26〕
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要求党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实质上已经蕴含执政党建设思
想。随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当时党内出现的 “因为经常的行政事务繁忙而忽
视党务工作的现象” ,任弼时指出必须要 “纠正这种偏向,对于我们党将要在全国范围
〔 27〕
成为执政党的时候是特别重要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自身的建设质
〔 28〕
量以及防范执政风险,对可能影响执政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诸如在党的作风上,刘少
奇指出 “处于这种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滋长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作风” ,“特别应
〔 29〕
当注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在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上,毛泽东指出 “我们队伍里边有
〔 30〕
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等。改革开放初期,针对
〔 31〕
6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