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59
党的内部存在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以及贪污腐败等现象,邓小平告诫全党必
须要加强执政党建设,解决好 “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
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 这个突出问题,以 “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
〔 32〕
主义政党”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伴随着党员
〔 33〕
队伍,党所处的历史地位、环境以及所肩负的任务的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
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
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
设的党” 。这里明确了党 “长期执政”的政治地位,确认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
〔 34〕
党 “一体二用”的身份标识。步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更加注重长期执政条件下防范执政风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对长期执政的马
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加强 “长期执政能力建
设”,这既是对现实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确信,更加凸显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政治自信。
随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时代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强调 “走过百年奋斗历程
〔 35〕
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这些表述指明了锻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
〔 36〕
执政党的历史逻辑。质言之,这一重大课题正是对建党百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
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发展。
(三)锻造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
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在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中
〔 37〕
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解决好长期执政的精神状态、担当作为、风险
防范、能力建构等问题尤为重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强国必先强党,只有在新时代治国理
政的实践中把党锻造成为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够肩负这一时代重任。然而,
目前在党内影响长期执政的因素错综复杂,诸如 “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 ,“党面临的
〔 38〕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
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 。新时代改革发展任务之重、
〔 39〕
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迫切要求在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
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党内治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组织固党、作风塑党、纪律兴党、制度治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
争,不断提高党的整体建设质量。概言之,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党锻造成更为强
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二、全面把握锻造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丰富内涵
锻造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重大时代课题和时代任务。“马
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应该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要求以及
葆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的典型特质。“长期执
政”的功能定位,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执政党掌握政治权力以治理国家、造福人
7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