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党政研究》2023年第2期
P. 56

二

                  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不能离开统一战线。而一旦离开统一战线,革命和建设就会遭
             受巨大的挫折和失败。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左”的错误逐渐发生发展,最终造
             成了国家的大混乱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倒退,这期间爱国统一战线也遭到了巨大破坏。
             “文革”十年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项工作陷于停顿,从 1966 年至 1978 年全国政协
             没有召开过全体会议。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战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开放的不同时期,其对象、内容、形式和作用有所区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历史征程。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联合海内外一切爱国力量,以实现国
             家工业化、现代化为目标的统一战线。海内外一切爱国的,赞同、拥护、支持中国发展的
             各个阶级、阶层、群体乃至个人,都是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和成员。改革开放以来,新时
             期统一战线在支持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在使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复兴中发挥
             了巨大作用。
                  以统一战线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的巨大促进作用为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
             实行的第一项重大经济体制改革举措,是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等四个对外开放经
             济特区。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吸引海外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海外
             市场。经济特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大海外爱国华侨华人积极响应和支持。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外来投资和建立 “三来一补”企业主要来自海外华人侨胞的资本。
             90 年代初,广东每年新增侨资企业数在全国的比重高达 60%以上。海外华人侨胞的早期
             投资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内地工业化的起飞,有力地支持海外市场的开拓。进入新世纪以
             来,中国外资企业增长迅猛,2020 年外国直接投资额再创新高。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
             从一个封闭经济体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直接投资流入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与中国面临 “百年未有大变局”,全面实现现代
             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工业化、城镇化、
             现代化发展带来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社会结构变化对于社会各群体关系、社会和
             谐与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社会结构变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面
             临的最大最深刻的挑战,这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新时
             代的统一战线工作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格局,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大统战的方针,就是
             新时代统战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格局的破题。
                  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探索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实践与理论。2022 年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统一战线政策 100 周年。
             2022 年 7 月 29 日,中共中央召开统战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会议,对于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与理论作出了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
             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推进党的统一战线的实践,在新的
             实践中形成了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5〕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概括和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这
             就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坚持围绕中
             心、服务大局,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的政治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促
             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
                                                                                                       5 ·  ·
                                                                                                      5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