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党政研究》2022年第4期
P. 29

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并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政党形象、怎样建设政党形象等问题,作了全面
             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社情等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战略布局、内容规划、方法设计等都发生了革故鼎新的变化。当今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日益走近世界
             舞台中央,让国内外民众及世界政党从党的形象关注、认知和评价视角更好地了解并读懂
             中国共产党,并由此取得共识就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梳理好、阐释好、凝练好中国共产
             党形象建设的历史演进、基本经验与现实回应,对于新时代接续形塑与世界大党地位相匹

             配的政党形象、不断完善好中国共产党 “大的样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历史演进

                  纵观世界各国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党的形象直接影响
             着政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解码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全世界看到大党的样子,首先就
             要梳理好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百年历程,通过对党的形象建设的出场、转化、完善与传
             播的不懈探索,挖掘出党的形象建设的阶段性特征,用形象建设实践成果为推动国家政治

             发展提供前行动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1921 - 1949):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自发与初创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起,就以推翻 “三座大山”的压迫、解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为
             己任。在艰苦的革命斗争过程中,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若想在逆境中谋求生存,中国共
             产党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政治优势来不断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所以党的早期组织在其拟
             定的 《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 “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
             造一个新的社会” 。党的一大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纲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 3〕
             属性;党的二大首次阐明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
             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 (东三省在

             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初步明晰了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目标方向和基本架构。
                                          〔 4〕
             随着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深入展开和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提出要 “设立党
             校养成指导人才” ,强调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等相关要求,严密组织纪律,加强作
                                〔 5〕
             风建设,树立榜样示范,彰显出独特的政党特质。由此,党的良好政党形象得以从其他团
             体和党派中脱颖而出,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形成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认知。党在革命
             斗争中整体推进形象建设的同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党的
             形象宣传工作,强调不仅要 “一手拿枪杆子”,还要 “一手拿笔杆子”,尤其在党的长征、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阶段,通过创办 《红星》《战士报》《前进》等宣传报刊来鼓
             舞革命斗志,塑造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形象。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外宣传党的政治理论和
             政治主张,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还多次邀请斯诺等外国记者赴延安等革命根据地进行
             深度采访报道,并成功出版 《红星照耀中国》《北行漫记》等一批展现中国共产党形象的
             书籍,记录和反映了当时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和 “一颗红星”正冉
             冉升起的革命形象,揭示了被国民党长期舆论封锁下的解放区的真实状况,澄清造谣污
             蔑,向国内外民众宣传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坚定决心和政策措施,其严守纪律、谋求解
             放、一心为民的形象气质得以呈现出来。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1949 - 1978):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艰辛与曲折
                                                                                                       7 ·  ·
                                                                                                      2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