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42
(二)强化学习思考力: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工作互促共进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持续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把思
想理论创新与学习、思考、贯彻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来涵养党的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激发
党的建设的内生动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工作
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没有 “理论上的彻底”就难以保持 “思想上的清醒”和 “政治
上的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 ‘真经’,‘真经’没
念好,总想着 ‘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告诉我
〔 15〕
们,少数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多元社会思潮的碰撞中迷失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缺乏思
想上的清醒认识和判断,很关键的一点是由于学习不足导致理论素养欠缺、思考不足导致
曲解马克思主义,甚至 “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的吹鼓手” 。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系统学习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
〔 16〕
线、基本方略作为看家本领,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原著学习,尤其是要把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
方法,在学思践悟中提高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结
合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思考如何在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阐释好、践行好党的新思想新理念,以党的建设 “供
给侧改革”思维,打牢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
(三)增加共识凝聚力:抓住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工作互促共进的精神实质
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
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意识形态领导能力,团结凝聚全体中国人民
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工作虽然在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工作方
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目标和精神实质,那就是通过增加共识凝聚
力,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进而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党的执
政根基。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以及伴随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社会加速转型阶段的
到来,当代中国迫切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增加共识凝聚力。这是有效应对全面深化改革阶
段各种利益冲突、观点冲突,营造和谐稳定发展氛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
处于改革攻坚期,越需要汇集众智、增强合力;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
众志成城。” 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尤其是 “关键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
〔 17〕
的信仰和践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以巩固的关键。从严管党治党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
众普遍拥护的党心民心工程,只有从党内管起来、严起来,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社会主
义总体建设高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
文化的信心与认可,才能有效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应当
说,全面从严治党是增加共识凝聚力的 “硬核实力”,意识形态工作则是增加共识凝聚力
的 “软性实力”,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工作互促共进的精神实质是基本一致的。
(四)创新话语支配力:顺应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工作互促共进的时代潮流
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全媒体时代,人类社会活动方式的发展演进带来了
时代潮流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
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
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在这样一个时代,话语支配力的彰显已经从网络舆论阵地争夺
〔 18〕
转向更加重视热点话题引导力争夺,从 “完整叙事”模式转向 “碎片化传播”模式。时
代潮流的发展倒逼全面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信息生产领域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通过创新话语支配力来实现互促共进。首要之处就在于顺应全媒体时代话语体系和
2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