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201902
P. 6
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完成 “后半程”的历史任务,具有重
〔 2〕
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也具有时代的紧迫性。
第一,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社会制
度是一个国家社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的集中凝练和体现,是一个国家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在这一社会制度基础之上的宪法、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是政府、
政党和团体组织建立和活动的依据,也是所有公民进行活动、行使权利、维护合法权益的
保障。社会制度建立建设带有根本性。任何一种社会政治制度都有一个建立、发展、完善
和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
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其建立、发展、完善和成熟定型更加艰巨。
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发展、完善和成熟定型的进程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历
史阶段。其前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有两个。一是建立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
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经过建国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
的国体和政体已经稳固地建立起来,这一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二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经
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治理体制、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
治制度是好的,应当坚持。但是,其具体制度,以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经济体制、政治
体制、社会治理体制、文化管理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
家富强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所以,改革开放、不断完善这些制度,就成为我们
的中心任务。经过 40 年的努力,改革开放取得伟大胜利,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明显改善,
国家日益富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逐步形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实现了新的飞跃,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
“后半程”,我们主要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一整套更加完备、
更加稳定、更加管用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是指各方面的制度更加周全配套,相互协调
一致。更加稳定,是指各方面的制度经过建立、发展、改革和实践的检验,形成党、政府
和人民群众都必须遵守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更加管用,是指各
方面的制度都从实际出发、为实际服务,能够发挥实际效果,促进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治
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是,推动各项制度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从苏联到中国,曾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重视思想、理论建设
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调整,而忽视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完善。思想、理论和路线决定
党和国家工作的大方向,十分重要。方针政策具体指导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也很重要。
但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制度正确、健全,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好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没有发展为好的制度,难以发挥更好的效果。列宁时期,改变
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稳定了政治
局势,巩固了新生红色政权。但是一些好的思想、好的方针政策和好的做法,并没有发展
为成熟定型的好制度。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止,它所体现的社会主义建设正
确方向也未能坚持下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走上一条僵化的道路。列宁在发扬党内民主和
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执政党建设、反对官僚主义、实行民主监督等方面发表一系列重要论
述,但可惜这些论述并没有发展为好的制度。后来,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权力过分集中的体
制及其弊端都与此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邓小平高度重视
制度建设。他说,“我们过去发生的许多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
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