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党政研究2019年第1期
P. 66
党 政 研 究 2019 1
美好生活追求的历史演进及内在逻辑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
马光霞 孙 力
〔摘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思考,是同社会秩序、社会制度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的。科
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人类社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第一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第一次为美好
生活奠定了正确的社会制度。俄国的十月革命树立起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制度性丰碑。中国
共产党人对美好生活的制度建构,即社会主义的制度建构做出了重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是人
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产物和最伟大的成就,同时也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奠定了与之相契合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19)01 - 0066 - 11
一
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这种追求是贯穿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
进程中的重要动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是一个固定的场景,它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前行,
不断发挥着引领人类社会的功能。
从人类社会比较系统的思想体系的最早形成来看,美好生活就是其核心内容。人类最
早的思想体系对美好生活的阐释,其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美好生活是同一定的社会秩序或
社会的制度安排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对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追
求。这如同是人类生存中对火的发现和使用,照亮了探索的征程。此后,对美好生活的憧
憬和思考,都同社会秩序、社会制度的建构联系在一起。
轴心时代最早产生出关于人类社会的系统思想体系,可以说就是围绕着对美好生活的
追求而展开的。中国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思想体系,国外以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
里士多德为代表创立的思想体系,最为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同他的社会秩序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孔子的社会秩序以 “礼”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研究”( 18VSJ007)
〔作者简介〕马光霞,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孙力,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特聘教授,上海 201418。
6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