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党政研究2019年第1期
P. 64

精准把握当今世界的现实发展是我们提出思想和战略的历史前提。中国共产党阐明,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我们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新
             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
             元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经济社会相互联系日益密
             切,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和平发展
             与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
             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地区热点
             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
             蔓延,人类面临新的共同挑战。
                  我们的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在这个充满希
             望也充满挑战的世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绝不因为现
             实复杂而放弃梦想,绝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我们聆听时代声音,大胆应对挑战,不
             断把握规律,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在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和人类一切优秀文明
             成果,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变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让人民群众追求的美好生活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地生动展现出来,为人类世界的和平发
             展进步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发展 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同时,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向全
             世界郑重申明了我国的基本国际方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
             来。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
             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
             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
             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
             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命运握在
             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这就是在 21 世纪的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与发展马
             克思主义、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方略,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为人类求解放伟
             大思想在当代世界最成功的践行。

                 四、与时俱进地认识不断变迁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我们生活的当代世界,日新月异、变迁不辍。作为现代世界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
             主义运动也在每时每刻的发展变革创新。勇于和善于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认识和破解运动
             层出不穷的复杂艰巨的课题是我们的使命。
                  两个世纪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波及全球,改变世界,成就
             辉煌,形成了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传统 ,这些丰富的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
             弘扬。同时,新时代新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武器。习近平同志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
             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如果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
             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皋,一切以此为准绳,那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如果用国外的方法
             得出与国外同样的结论,那也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 就是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我
                                                                      〔 11〕
             们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
             果,分析新情况、总结新实践、概括新经验,推进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为世界人民
                  4 ·  ·
                 6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