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社会》2020年第4期
P. 192

地理空间与住房不平等

      为了进一步验证地理空间不只是住房资产差异的外在表现 , 还是
   导致人们住房资产差异的因素之一 , 按照前文提到的研究设计 , 我们从
   样本中筛选出那些 2012 — 2016 年持续持有同一套房产 ( 即从 2012 年
   以来一直持有某一套特定的住房 ) 的家庭作为分析对象 。 对于这些家
   庭而言 , 一直持有那套住房的价值变化 ( 增值或贬值 ) 与居民家庭特征
   和户主特征无关 , 而是主要受房地产市场变动和通货膨胀等外在因素
   的影响 , 即主要受房产价格变动的影响 ( 当然 , 其中可能还包含房屋自
   然折旧等因素的影响 ), 而房价变动具有地理空间上的差异性 , 在不同
   的地理空间上所持有的这套房屋经历的房产增值或贬值情况必然存在
   一定差异 , 地理空间对人们房产差异的作用由此得以体现 。 表 7 为这
   些家庭一直持有的那套住房的价值增加值情况及其地区间比较 。 从中
   可以看出 , 地理空间差异对居民家庭房产变动的影响非常明显 。 举例
   来说 , 在东北城镇地区 , 如果 2012 年以来个人一直持有的住房的价值
   平均下降了 0.85 万元 , 那么在东部城镇地区 , 2012 年一直持有的住房
   的价值则平均增长了 41.69 万元 。 地区间比较结果显示 , 多数地区之
   间人们一直持有的住房的价值增加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
   依据表 7 的分析 , 假定从 2012 年以来这些家庭仅持有一套房产 , 那么
   仅仅由于他们持有的住房所在的地理空间不同就会拉大他们彼此的房
   产差异 ( 以基尼系数计算这些家庭一直持有的住房的价值表明 , 2012
   年房产基尼系数为 0.65 , 其中组间差异占 53.99% ; 2016 年房产基尼
   系数为 0.70 , 其中组间差异占 60.93% )。 而实际情况是 , 部分家庭在

          表 7 : 被选家庭一直持有之房屋平均增加值及其地区比较 ( 万元 )
                                       犐犑
   地理空间平均增                          地理空间 ( 犑 )
     ( 犐 ) 加值    东北 东北 东部 东部 中部 中部 西部 西部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东北农村 0.82           1.67-6.95  -40.86 -1.68-9.91  -2.47  -7.08 
   东北城镇 -0.85-1.67          -8.62  -42.53 -3.34  -11.58  -4.14  -8.75 
   东部农村 7.77 6.95 8.62          -33.91  5.27  -2.96 4.48  -0.13
   东部城镇 41.69 40.86  42.53  33.91      39.19  30.95 38.39 33.78 
   中部农村 2.50 1.683.34 -5.27  -39.19         -8.24  -0.79-5.41 
   中部城镇 10.73 9.91  11.58  2.96-30.95  8.24        7.44  2.83
   西部农村 3.29 2.47 4.14 -4.48  -38.39  0.79-7.44        -4.61 
   西部城镇 7.91 7.08 8.75  0.13-33.78  5.41  -2.83 4.61 
     注 : 狆 < 0.05 。
        

                                                             5
                                                            1
                                                          · 8  ·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