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4 - 《社会》2017年第2期
P. 244
扶上马再送一程:父母的帮助及其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
五、结论和讨论
以往关于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分析子女对父母
的赡养,很少讨论父母对成年子女的帮助,以及这种帮助对传统赡养
关系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中 国老年 社会 追踪 调查”在 2012 年的试
调查数据以后发现,如今中国父 母(特 别是城 市父 母)正在从 经济帮
助和小孩照料等方面 向 他们 的成 年 子女 提供 各种 形式 的帮助,而且
父母的帮助(特别是小孩照料)对他们日后能否得到子女的赡养以及
子女的赡 养 水 平 具 有 显 著 影 响。 所 以,中 国 传 统 的 基 于 “养 育—赡
养”的反馈模式在当代已经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父母是否在子女成
年以后继续帮助子女,以及这种 帮助 水平 的高低 已成 为 联结“养育”
和“赡养”的重要一环。
在传统中国社会,孝道伦理和建立在熟人社会基础上的社会评价
机制是确保子女履行赡养责任的主要途径。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孝道
的衰弱和熟人社会的解体,道德的约束力量已经越来越弱,在这种情况
下,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持续帮助来巩固和维系亲密的代际关系,并强化
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将会成为获取子女赡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对
城市和农村的比较研究发现,在农村,父母帮子女照顾小孩对子女赡养
行为的影响较弱,而在城市这种影响则比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
上述观点。
上述研究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内容和实质都将发生变化。首先,就代际关系的
内容看,那种自下而上的单方向的代际资源流动将不复存在,未来中国
家庭代际的资源流动一定是双向的,换言之,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父母
对成年子女的帮助都将在代际交往中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在
未来,我们将越来越难隔离父母对子女的帮助来单方面研究子女对父
母的赡养。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也无法抛开子女的赡养责任来研究
父母对子女的帮助。所以,对未来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一定要充
分关注交往内容的双向性和复杂性。
其次,就代际关系的实质来看,现代社会所推崇的平等互惠观念可
能会成为指引代际交往的基础,而传统道德规范的影响会不断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传统的家庭行为在现代社会虽然能够得到延续,但
· 2 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