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社会》2016年第2期
P. 148

收入不平等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医疗卫生等短期无法对经济发展有显著贡献的领域(周黎安, 2007 )。
   近年来,虽然中国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了长足进步,但从整体而
   言,人均公共资源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以教育投入为例,截至 2005
   年,全国教育经费为 8418.84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5% ,但全国教育
   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却不断下降, 2005 年该比例为 14.9% ,比 1995 年
   低了近 3% 。若以人均教育投入来统计,中国居民人均可享受的教育
   资源和权利也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公共产品和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整体低下可能导致该变量对个人幸福感的作用变得
   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受制于统计年鉴数据,本研究并没有找到各区县
   政府公共资源投入的明细指标,仅以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衡量,
   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统计结果。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运用 2005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犆犌犛犛2005 ),立足于社会规范
   视角,分析了中国情境下区域层次的收入不平等与个人幸福感的关系特
   征、群体差异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总体性假设”“群体差异假设”“相对
   剥夺假设”和“关系信任假设”均获得数据的验证与支持,主要结论可归纳
   为以下三点:
       第一,当前中 国 的 收 入 不 平 等 会 损 害 个 人 对 幸 福 的 积 极 体 验。
   研究结果与诸多国内学者的分 析(何立新、潘 春阳, 2011 ;鲁 元 平、王
   韬, 2011 )相吻合。中国的转 型发 展带 来经 济的快 速增 长,也 伴随着
   日益严重的收入分化,在 进 入 21 世纪 后,中国 的基尼 系数已 突破国
   际警戒线,持续处于高位水平。与此同时,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导致
   个人实现向上流动的难度日益增 大(李强, 2005 )。在这种相 对定型
   的社会结构中,收入不平等往往被视为“流动停滞”的信号,诱发个人
   不满、愤懑等消极情绪,从而降低幸福感。
       第二,收入不平等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存在群体效应,与高收
   入群体相比,收入不平等对低收入群体的幸福感有更为显著的负向影
   响。统计数据显示, 2000 — 2010 年,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高收入户与
   低收入户之间的差距都在不断扩大。其中,在 2000 年、 2005 年和 2010
   年,城镇的收入差距分别为 3.6 倍、 5.7 倍和 4.9 倍;农村的收入差距

                                                          · 1 4 1 ·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