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179

社会· 2015 · 3

   呈现“ ∩ ”型关系,即在社会网络规模大于某个临界值后,对生活满意度
   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11 :生活满意度水平与社会网络规模之间存在“ ∩ ”型关系。
       在考察了社会网络规模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关系后,本研究再进
   一步检验两者的因果关系,即,对于个体来说,社会网络规模的变化对
   生活满意度是否存在显著影响。这里通过考察社会网络指标在两个时
   期之间的变化对第二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这样的研究设计
   既有利于和以往截面数据研究进行比较,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内生
   性问题,并对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12 :个人社会网络规模变化对生活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影响
   程度会随初始网络规模的变大而逐渐下降。
       除了社会网络规模以外,网络中朋友与亲属的比例也是学者关注
   的焦点问题。在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中,学者们通常认为,亲属和朋友在
   维持心理健康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在给定网络规模的条件
   下,社会网络中更高的朋友比例是否能够给人们带来更高的生活满意
   度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与更多的朋友互动比与家庭成员
   互动能给人们带来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犘犻狀 狇 狌犪狉狋犪狀犱犛狉犲狀狊犲狀 , 2000 ;
   犘狌狋狀犪犿 , 2000 )。朋友比例较高的网络,异质性也更高,密度更低,从而
   能够提供更多的交流渠道和潜在的社会角色( 犆狉犪狏犲狀犪狀犱 犠犲犾犾犿犪狀 ,
   1973 ; 犎犻狉狊犮犺 , 1980 )。朋友往往彼此价值观相似,性格相近,经历和生
   活方式类似,因此,朋友之间的交流会更加畅通。朋友有助于帮助自己
   建立自尊,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同时也会带来愉悦感。另外,在同等网
   络规模下,朋友比例越高,通常就意味着更多的结构洞和更丰富的非冗
   余信息。另外,人们可以选择维持或者终结友谊,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
   系通常是义务性的。联系紧密的亲属往往可以提供实际的帮助和工具
   性支持,但亲戚之间如果存在矛盾,往往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满意
   度。在美国的研究发现,有人与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关系密切,但与
   朋友和组织的联系很少,这些人的生活满意度往往低于广交朋友的人
   ( 犉犻狅狉犻 , 犲狋犪犾. , 2006 ; 犔犻狋狑犻狀犪狀犱犛犺犻狅狏犻狋狕犈狕狉犪 , 2011 )。在以色列,与那
   些具有包括朋友和邻居在内的多重社会关系的人相比,仅仅具有家庭
   关系的人所面临的死亡风险更高( 犔犻狋狑犻狀犪狀犱犛犺犻狅狏犻狋狕犈狕狉犪 , 2006 )。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儒家社会”,强调集体价值观、子女孝顺,以及

    · 1 7 2 ·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