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社会》2014年第1期
P. 205
社会· 2014 · 1
的 犚 指标( 犚犻狀犱犻犮犪狋狅狉 )。 犚 是“代表性”( 狉犲 狆 狉犲狊犲狀狋犪狋犻狏犲狀犲狊狊 )英文单词
的首字母,这个指标由欧洲的研究者在 2007 年开始研究构建,并致力
1
于被社会调查行业广泛接受。 本文首先讨论应答率作为代表性指标
的局限性,归纳目前问卷调查研究在建构应答代表性指标方面的进展;
然后详细讨论 犚 指标的建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基于“中国家庭动态
跟踪调查”( 犆犉犘犛 ) 2010 年的初访数据对其应用性进行评估;最后评述
犚 指标在国内问卷调查中的应用前景和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应答率的局限
问卷调查的科学性来自代表性抽样( 狉犲 狆 狉犲狊犲狀狋犪狋犻狏犲狊犪犿 狆 犾犻狀 犵 ),而
这个概念的 用 法 却 是 五 花 八门。克 鲁 斯 卡 和 莫 斯 泰 勒 ( 犓狉狌狊犽犪犾犪狀犱
犕狅狊狋犲犾犾犲狉 , 1979犪 , 1979犫 , 1979犮 )曾就此连续发表三篇文章,汇集了他们
在非科学文献、科学文献和统计文献中的发现。他们将代表性抽样的
用法概括为 9 类:
1. 代表性抽样可以使结论显得更为科学和可信;
2. 代表性抽样指没有受到选择性压力( 犪犫狊犲狀犮犲狅犳狊犲犾犲犮狋犻狏犲犳狅狉犮犲 );
3. 代表性样本是总体的微缩或镜像,具有和总体相同的构成;
4. 代表性样本指典型或理想的个案;
5. 代表性样本须囊括总体的多样性;
6. 代表性抽样是一个含混的概念,有待澄清;
7. 代表性抽样是一种特定的抽样方法;
8. 代表性抽样可以得出好的估计值;
9. 代表性抽样取决于特别的研究目的。
这些用法从松散到严谨,反映了研究者不同的背景。从统计角度
理解,在问卷抽样调查中,获取样本代表性的目的就是希望将样本的统
计值合理推论到总体。因此,可以认为代表性样本就是总体的微缩或镜
像,或者囊括了总体的多样性。为保证这一点,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关注
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样本是否受到其他选择的压力,如样本自选择。
理论上获取代表性抽样并不等于在实践中会得到代表性应答,评估
1. 关于 犚 指标的构建与应用的论文已相继在国际一些知名的社会调查以及统计的学术会议及
学术期刊上发表。想了解 犚 指标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可访问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狉犻狊 狇 狆 狉狅 犼 犲犮狋.犲狌 。
· 1 9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