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社会》2013年第3期
P. 121
社会· 2013 · 3
传统( 犜犺狅狉狀狋狅狀 , 犲狋犪犾. , 1987 , 1994 )和截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 犠犺 狔 狋犲 ,
2005 ),中国家庭并不一定严格遵循与西方社会完全相同的变迁模式
(唐灿, 2010 ;马春华等, 2012 )。
从文化角度看,中国有着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的儒家文化传统。
在儒家文化体系之中,孝敬父母是子女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子女不孝就是大逆不道,不仅会受到道德舆论的强烈谴责,还会受到国
家法律的严厉制裁( 犠犺 狔 狋犲 , 2003 , 2004 )。儒家文化作为官方的主流意
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影响,虽然在“文革”时期它遭
到严重的破坏,但研究发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中国城市地区,
传统的家庭观念依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犠犺 狔 狋犲 , 2004 )。
但是,这种文化解释理论也并不完善。 20 世纪 80 年代,一些调查
发现,中国 城 市 中 的 大 多 数 年 轻 子 女 倾 向 于 婚 后 独 立 居 住 ( 犔狅 犵 犪狀 ,
犲狋犪犾. , 1999 ; 犝狀 犵 犲狉 , 1993 )。从老年人的居住意愿来看,他们更倾向于
一开始与子女分开住,等到自己应付不过来的时候,再搬去和子女合住
( 犇犪狏犻狊犉狉犲犻犱犿犪狀 , 1991 )。居住意愿和实际居住行为的不吻合说明,现
实中的同住现象可能不是因为人们依然遵从传统的居住方式,而是因
为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首先,这种 限 制 来 自 依 然 迫 切 的 家 庭 养 老 需 求 ( 犔狅 犵 犪狀 , 犲狋犪犾. ,
1998 )。一方面,中国有着家庭养老的历史传统(费孝通, 1983 );另一方
面,在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政府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会养
老体系( 犔狅 犵 犪狀 , 犲狋犪犾. , 1998 ),所以,在老龄化压力日益严重的当代中
国城市,家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养老功能(杜鹏, 1998 )。研究发
现,年龄较大的、健康状况较差的和丧偶的城市老人与子女同住的可能
性更高(郭志刚, 2002 ),反映了老人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对子女
的强烈依赖(杨恩艳等, 2012 ),子女与父母同住主要是为了满足老年人
的养老需要( 犔狅 犵 犪狀 , 犲狋犪犾. , 1998 )。
其次,国家政 策直 接或 间接地 对城 市 家 庭 居 住 方 式 产 生 了 影 响
( 犠犺 狔 狋犲 , 2005 ),这种影响首先来自住房( 犔狅 犵 犪狀 , 犲狋犪犾. , 1998 )。 20 世
纪 90 年代以前,住房在中国城市还不能自由买卖,主要由工作单位或
政府分配。因为不能分到独立的住房,很多子女结婚以后只能选择与
父母同住( 犆犺犲狀 , 1985 )。而且,因为国家政策的规定,当时的中国城市
尚未建立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子女工作主要由国家分配,一般
· 1 1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