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党政研究》2024年第1期
P. 28

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打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 “最后一公里”,以党心凝聚民心
             激发动力、形成合力,真正掌握历史主动、做正确的事。

                 二、习近平关于对党忠诚重要论述的实践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意识并不是依赖于自然界的变化而发展,而是依赖于实践的
             发展而发展。这样,唯物主义的 ‘自然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则,在马克思主义新唯
             物主义那里,变成了 ‘实践决定意识’的新唯物主义原则。” 把实践作为认识的现实基
                                                                             〔 19〕
             础,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观察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实践性
             特点 “决定她必须面对实际,走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 ,把解决知行合一问题放在重要
                                                                       〔 20〕
             位置,而知行合一恰恰是对党忠诚的题中之义和实践要求。
                  (一)对党忠诚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之所以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就在于它阐发和确立了
             科学的实践观,看到了实践是一切社会生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一个突出的理
             论品格就是它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
             观点” 。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21〕
             离开了实践活动就不会有人和人类社会。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新唯物主义世界
             观完全不同于以往一切旧哲学那样止步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实际地改造和变
             革世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揭示
             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认识与实践的这种辩证关系为 “知行合一”出场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又决定了 “知”
             和 “行”之间并非单向度的决定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
             主义理论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进而坚定理想信念、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历
             史主动,“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推动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
                                                                       〔 22〕
             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
             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注重从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经验,
             才能 “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
             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从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由此可见,马克思主
                                   〔 23〕
             义实践观不仅集中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相互促进、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互统一的关系,而
             且为从知与行的关系角度理解对党忠诚的含义和意义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启示。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对党忠诚必须是纯粹的、无条件的,是政治标准,更是
             实践标准。” 对党忠诚由知行合一中 “知”的思想自觉到 “行”的行动自觉之间要经过
                          〔 24〕
             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一系列紧密相连的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首先,对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知是对党忠诚的前提,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这就要求广
             大党员要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牢记中国共产党
             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其次,涵养好对党、对
             国家、对人民的真挚情感是对党忠诚的基础,广大党员要坚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
             场,增进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再次,锤炼
             忠诚品质、坚定忠诚意志是对党忠诚的关键,要把对党的深厚情感上升为坚定的意志和信
             念。最后,达到自觉的行动是对党忠诚的旨归,“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
             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经由科学的认知、强烈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达到自觉的行动,
                                     〔 25〕
             使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发于内而形于外,体现在党员的实际行动中,进而实现对党忠诚上
             的知行合一。这既是党章对党员的根本要求,也是对党员党性的考验。
                  6 ·  ·
                 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