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党政研究》2022年第6期
P. 9
出特点是在遵循科学、民主、法治、规范的治理原则下,鼓励和组织人民群众与各级各类
国家与社会机构共同参与,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应当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展开的,不可避免地与西方现代性 “纠缠”
在一起,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但是中国式现代化并没有被 “同化”和 “西
化” ,因为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 “人”为中心的现代
〔 17〕
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的现代化,它的形成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理
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宗旨
是实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这是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
〔 18〕
现代化与 “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根本保证。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
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繁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
自己的特点” 。人口规模巨大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难题,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
〔 19〕
优势。迄今世界上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 30 个、总人口不超过 10 亿人。然
而,中国式现代化征程实际上就是从优先关注人的发展,举全国之力投资教育和人民健康
起步的。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动力和特色。
当下的中国仍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人口已经不再是负担,正不断地成为发展的有利
因素,中国正在进一步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14 亿多人口的中国形成了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2020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
国人口规模达到 14. 1 亿人。人口规模巨大既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
要优势,因为巨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巨大的需求和巨大的潜力。建立在 14
亿多人口基础上的超大规模市场,孕育了多样化的需求和层次化的消费,这是加快构建以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支撑。14 亿多中国人民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这本身就是在不断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现 14 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远超现有发
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大
事。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立足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在现代化路上一个人也不能
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新征程上不落下一个人,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夙愿。在 “十四五”
及未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既要发挥人口规模的巨大优势,又要坚持现代化发展的
社会主义性质,实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
族、社会主义和现代化三个核心要素深度融合的结晶,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
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得益于现代化逻辑与社会主义逻辑的同频共振。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自从 1991 年 12 月 25 日戈尔巴乔夫宣
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落那一刻起,苏联
在世界上就不复存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陷入低潮。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预言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