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党政研究》2022年第6期
P. 7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逻辑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是推动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
                  现代化标志着一个国家从传统到现代、从落后到发达的发展全过程。人类从最初的农
             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进而向更高形态的社会转型,现代化发挥了催
             生社会样态转换和社会文明结构重塑的功能作用 。现代化是全人类共同进步的事业,西
                                                                〔 2〕
             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了近 300 年时间,才使 10 亿左右的人口进入现代化行列,形成了
             西方现代化模式。然而现代化并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跨越
             式发展的道路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依据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人口和
             自然资源禀赋作出的自己的选择。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早在 1947 年 12 月

             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人民的任务,是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帝国主义被打倒以
             后,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改革,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由农业
             国变成工业国。”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号召,要 “使中国稳步
             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一穷二白的农业
                                                                                      〔 3〕
             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1956
             年党领导人民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标志着我国在注重现代化建
             设现实条件和本土特殊性的前提下,走上了不同于西方模式的自主建设现代化的道路。从
             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过程上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对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
             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经济
             走在世界前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行了不懈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正
             确道路,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推动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自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一方面,集中精力破解农村人口摆脱贫困这一道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破解的
             难题,经过 8 年持续不断地脱贫攻坚战,到 2020 年底,历史性地解决了几千年来农村绝
             对贫困问题。在 2021 年 2 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向世界庄严宣
             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
             贫困县全部摘帽,12. 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
                                                                                            〔 4〕
             对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两步走”战略安排: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本世纪
             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说到底
                                                                         〔 5〕
             就是要赶上现时代,推动我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把我国建成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从学习和借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验开始的,最初就是
             建立在经济上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基础之上
             的,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教条主义的理解和实践,最终导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失去应有的
             生机和活力。因而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 “以苏联为师”到

                                                                                                       5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