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党政研究》2020年第3期
P. 67

党 政 研 究  2020 3






                           井冈山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


                                              结构与鲜明特点






                                                        王光森







                      〔摘要〕特殊的政治环境,催生了井冈山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和鲜明特点。前
                  者主要由逻辑起点——— “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逻辑中介———经由 “着重从思想上建
                  党”为主轴的党的政治建设实践推动 “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进程、逻辑归宿———确
                  保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实现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等三个层面
                  的内容构成;后者主要体现为:在 “革命”逻辑下,将 “虚化政治”推演为以党内斗争为内
                  核的 “实化政治”,即:在同错误的政治路线、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坚定政治
                  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实践尝试,井冈山
                  时期党的政治建设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其主要方面还是有借鉴价值的。
                      〔关键词〕毛泽东;政治建设;政治路线;党内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0)03 - 0066 - 08


                 所谓井冈山时期,是指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至
             1930 年 2 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结束这段革命斗争历程。所谓党的政治建设,是指中国共
             产党为了强化领导地位,而在党内开展的保持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
             践创新活动,它既区别于国家层面的政治建设,也不同于 “空头政治”下的所谓政治建
             设。井冈山时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的概念,但基于 “革命———革命党———
             革命党领导”的逻辑理路,形成了以党内斗争为内核的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格局和鲜明特
             点,并在事实上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
             础。

                 一、井冈山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逻辑结构

                  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而要确保革命党不领错路,首要的条件是从政治上建设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18ZDA008);江苏省社科基
                            金项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19DJB001)
                 〔作者简介〕王光森,江苏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
                            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31。
                  6 ·  ·
                 6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