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社会》2019年第6期
P. 11

社会· 2019 · 6

   斜中,弱化了人类的社会联系,导致社会资本下降。与之相反,“社会补
   偿效应论”( 狊狅犮犻犪犾犮狅犿 狆 犲狀狊犪狋犻狅狀 )是一种积极乐观的观点,认为线上社
   交弥补了线下社交的空缺,而不是替代已有的线下交往,所以,在保持
   线下交往的同时增加了新的交往平台,从而对人类的社会联系性有补
   偿作 用,增 加 社 会 资 本。 最 后,“网 络 刺 激 效 应 论 ”( 狀犲狋狑狅狉犽
  狊狋犻犿狌犾犪狋犻狅狀 )是对补偿论的推进和延伸,重视社会网络由虚拟空间向实
   体空间的转换,不是简单地增加新的交往平台,而是通过线上交往对线
   下交往的刺激效应,使得实体空间社会网络内容充实和结构改善,从而
   扩大和丰富人类的社会联系性,强化社会资本。下面分别讨论这三种
   论点及其实证发现。
       1. 向虚拟空间的倾斜
       “时间替代效应论”认为,社会网络在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倾斜
   的过程中出现了重大问题。数字产品出现伊始,虚拟时间替代实体时
   间的效应便被人们所重视,由于数字产品的使用占用了大量日常生活
   时间,因此有人担心互联网的使用会占用个人的时间,从而减少与他人
   面对面的交流时间,影响社会网络的形成,侵蚀实体空间中的社会资
   本。普特南( 犘狌狋狀犪犿 , 1995 )在研究美国社会资本变化时提出,电视和
   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更愿意待在家里,而不是参与户外
   的社会活动,这导致近些年美国社会资本的逐步下降。对美国成年人
   的随机调查显示,电子邮件、信息搜索、网络娱乐是常见的互联网行为,
   25 岁以下的年轻人普遍使用网络聊天。人们用在互联网上的时间越
   多,投入实体空间的社会联系时间就越少,即使每周只有 2 — 5 小时的
   网络使用时间,此效应依然明显。在每周上网时间超过 10 小时的人
   中,有约 15% 的被访者的实体空间社会活动明显减少。同时,互联网
   也挤占了传统媒体的时间, 25% 的被访者由于上网而减少了看电视和
   读报的时间( 犖犻犲犪狀犱犈狉犫狉犻狀 犵2002 )。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
                             ,
   社交的兴起,沉迷于网络交往的人日益增多,这使得实体空间中的社会
   网络受到严重的挑战,部分上网者甚至出现亲友疏离、被社会孤立、孤
   独抑郁等社会心理问题( 犓狉犪狌狋 , 犲狋犪犾. , 1998 )。
       2. 对实体空间的补偿
       “社会补偿效应论”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互联网不仅没有替代实
   体空间的社会交往,反而由于线上互动比线下互动更加快捷方便,会更

    · 4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