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145
社会· 2017 · 4
住房保障制度是改善其住房困难状况的唯一希望。胡薇( 2009 )在研究
老年不平等时也认为,通过公平而“普遍化”的国家福利政策, 10 可以使
老年人一生所累积的不平等在末期的转折中获得重新拉平的可能。就
该个案而言,政府的住房福利政策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劣势地位,
但在改善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广州市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住房
制度背景下子代住房资源的获得可知:“代际累积”对住房不平等的解
释力随着中国住房制度的历史变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是中国从计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住房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客观体现。虽然广
州市的住房案例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但在中国社会转型和住房
制度改革的层面上,广州与那些同样人口多、房价高、优质住房资源稀
缺的大城市有共通之处。同时,厘清研究案例中代际住房不平等发展
的历史脉络、过程和因果机制,也能启发我们对住房不平等的代际累积
问题的理论思考。
具体而言,在住房双轨制时期,随着住房获得市场渠道的出现,父
代家庭逐渐被裹挟到帮助子女获得首套房的市场潮流中来。然而,由
于国家分配住房的渠道并未完全关闭,子代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优惠的
单位福利房。父代的住房支持主要是提供“居住支持”,帮助已婚子代
等待单位分房。一般而言,那些父代为广州本地户籍且在广州获得单
位分配的产权房的家庭,为其男性子代提供居住支持的可能性最大。
然而,由于有无居住支持并不直接改变个体住房资源获得的结果,该时
期父代住房支持差异引发的代际住房不平等十分有限。
进入住房市场化时期,住房资源的获得以市场购买为主,父代家庭
为子代购房提供的经济支持直接地影响年青一代住房资源获得的时
间、累积的过程和结果。父代住房支持的类型更加丰富,出现了支持程
度较高的实物支持和经济支持。此外,伴随着频繁的社会流动,居住支
持不再局限于本地户籍家庭,许多非广州户籍但有在广州生活经历的
10. 梅耶和舍普夫林( 犕犪 狔 犲狉犪狀犱犛犮犺狅犲 狆 犳犾犻狀 , 1989 )认为,福利国家对个体生命历程最突出的
影响在于它可以“标准化”( 狊狋犪狀犱犪狉犱犻狕犲 )生命历程的转折,通过赋予某一特定年龄群体一定的
权利、责任和公共福利来削弱同龄群体间的差异。
· 1 3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