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88
这个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
“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
的基础。” 这表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
〔 7〕
人类文明赖以存在和进步的根本前提条件。纵观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人类从蒙昧的野蛮时
代进入文明时代,从原始文明、封建文明发展到资本主义文明,其背后最为根本的推动力
量在于生产力的变革与发展。因此,人类文明从一个形态向另一个形态发展,或者一个新
的文明形态的诞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和保障的。 改革开放后,
〔 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正因如此,
我们才有能力、有底气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
态文明同步发展,才能成功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2021 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正式宣告,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
题,这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打下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破除了思想迷雾。“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
平坦的大道可走。” 长期以来,为了维持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体系,西方不断兜售
〔 9〕
“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国强必霸论”,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文明
形成发展步履维艰。现代化真的等于西方化吗?资本主义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终点吗?文明
的差异必然导致文明的冲突吗?大国崛起必定会走上霸权主义道路吗?一直以来,这些现
代化问题极大地困扰和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及文明发展进程,如果不破解这些思想
迷雾,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的必然性、存在的合理性、实践的可能性将无以立足。中国式
现代化道路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科
学回应了以上诸多奇谈谬论,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破除了思想迷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
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拒绝照搬照抄,在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和苏联式现代化道路之外走
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打破了 “现代化 =西方化”的迷思,破除了 “西方
中心论”。其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
结合,以中国国情为基本依据,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推动世界社会
主义走出低潮,破解了 “历史终结论”。其坚持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开放
交流、和谐共生,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将文明的差异转化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以文
明交流互鉴破除了 “文明冲突论”。其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
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打破了 “国强必霸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了文明因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一条现
代化之路,也是一条文明发展之路,其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明元素,还在文明融合与文明
创新的基础上,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了多彩的、鲜活的文明因子。一方面,中国式现代
化道路蕴含着多种文明元素,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厚资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
于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沃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其坚持马克思
主义的根本指导,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蕴含着与资本主义文明相区别的社会主
义文明因素;其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借鉴包括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
文明成果,使得自身文明元素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多种文明元素进
行融合创新,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发展活力。对待中华传统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
6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