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党政研究》2022年第3期
P. 31

福生活、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担当等多个方面。基于此,“国之大者”并非是针对某一具
             体事件的特定称谓,而是兼具抽象性和具体性的概念。

                 二、习近平关于 “国之大者”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关键阶段,决不能在
             重大原则、重大利益和重大立场方面犯战略性和颠覆性错误,因此,科学把握 “国之大
             者”的内涵意蕴至关重要。大国之大不仅在于国土面积之大和人口数量之大,更在于观大

             势、顾大局、谋大事,以大胸襟、大担当和大作为推动国家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增添新
             动力、展现新面貌。简言之,“国之大者”就是与国家安全、人民利益、民族命运紧密相
             关,关乎根本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大势、大局和大事。
                  (一)“国之大者”是事关党和国家发展道路的客观性、历史性大势
                  《孟子·公外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势”预示着事物变化方向,呈现的是
             事物一种内在必然状态。习近平提到 “国之大者”时都强调要把握大势,并且在谈及经
             济发展、网络安全、大国外交及祖国和平统一等重大问题时反复强调要用好战略机遇期,
             顺势而为,奋发有为,这是谋划国家发展道路的前提,更是理解 “国之大者”的切入点。

                  “国之大者”体现为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历史大势。从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
             看,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历史发展大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中国共产
             党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等 “国之大者”,都是顺应世界发展
             大势的产物。新发展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 “国之大者”,我们党对实
             现这一宏伟目标具有高度自信和自觉。从国际上看,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对和平合作、
             开放融通和变革创新世界潮流的深刻洞察,来源于对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大势的准确把
             握,来源于对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新形势的科学认知。从国内看,这种自信和自
             觉来源于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精准研判,来源于对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势的不断
             适应,来源于对国家富强、两岸统一历史大势的科学认识。因而,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把

             握时代潮流,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战略措施,不仅是领导干部心怀 “国之
             大者”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其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国之大者”体现为识别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发展变化的趋势。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持续向前推进和各项重大战略全面展开,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以及不确定性和不安全
             性因素也随之增加。习近平着眼于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重要判断,立足我国的发展环境
             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领导干部心怀 “国之大者”就表现为善于在波谲云诡的环境中识
             别 “黑天鹅”和 “灰犀牛”事件,充分认识将风险治理关口前移的必要性,明确风险挑战

             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树立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做到审时度势、借势而为,不回避
             矛盾、不掩盖问题,不被乱花迷眼,不被浮云遮眼,既有防范风险的预判能力,也有化解风
             险挑战的实招硬招。只有对影响国家安全的不确定因素的发展趋势有充分预判,我们党才能
             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和赢得发展主动权,才能同各类风险挑战进行伟大斗争。
                  (二)“国之大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发展命运的系统性、整体性大局
                  《寤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注重以正确的大局观解决重大问题,是我们
             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所谓正确的大局观,就是不仅要树立全球视野、整体思维,
             而且要抓住影响国家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这与 “国之大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领导干部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理
                                                                                                       9 ·  ·
                                                                                                      2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