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党政研究》2020年第3期
P. 36

境隔离墙等极端做法,加剧美国社会矛盾和政治极化。西方极端政党与民粹主义融合聚
             变,加速西方政党政治碎片化和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极化。欧洲 “融欧”和 “反欧”、全球
             化和反全球化的党派争斗激烈,互不相让,激化各方矛盾。随着当今资本主义陷入制度困
             境,欧美国家的年轻人和左翼民粹力量更倾向于社会主义。很多人对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
             以及生产方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等进行了批判性揭示,对资本主义危机、资本主
             义演进过程、资本主义新形态及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近年来,欧美国家广大民众要求消
             除贫富差别和社会不公的声音日高,各种形式的抗议活动持续不断。资本主义找不到拯救
             自己体制性困境的灵丹妙药,其制度和体制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危机和变革压力。
                  再次,西方民粹主义和极端思潮崛起。近年来,西方国家社会思潮、社会矛盾出现新
             的变化,贫富差别和社会不公引发民粹主义和极端思潮崛起。民粹主义有左右之别。左翼
             民粹主义是民粹主义同新左翼意识形态、激进民主社会主义的结合,主要在意大利、希腊
             等南欧国家 ( 2018 年意大利首次组成了以左翼民粹五星运动和极右翼联盟党的联合政
             府),左翼民粹主义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右翼民粹主义包括新自由民粹主义和民族民粹主
             义。新自由民粹主义主张改革甚至颠覆政府和国家干预,反映了底层民众与政治精英的矛
             盾;民族民粹主义反映了本地民众与外来移民的矛盾。右翼民粹主义主要集中西欧、北欧
             和中欧一些国家,右翼民粹具有明显的保守化和排外性。民粹主义在发达国家崛起,终结
             了福利国家、第三条道路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历史共识,使西方政治正确的共识碎片化。
             有人称民粹主义已覆盖全球一半人口。以 2014 年 5 月欧洲议会选举为标志,民粹主义政
             党在欧洲已从街头走上庙堂,在大部分欧洲国家开始坐大,有的已执掌政权,成为各国举
             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如意大利的五星运动,匈牙利的青民盟等。随着西方国家的政治、经
             济、社会危机的深度发酵,民粹主义凭借鲜明的反精英、反体制旗帜异军突起,赢得了众
             多支持。2019 年 5 月第九届欧洲议会选举结果表明,过去的大党、老党包括人民党、社
             会党和左翼党的得票率都大幅下降,民粹主义政党在英、法、德、意、匈等关键国家大获
             全胜,如英国脱欧党成立仅 6 周,便成为欧洲议会第一大党。西方反资本主义思潮由于缺
             乏有效的政治引领,正加快向民粹主义转化,进而助推了民粹主义政党的快速崛起,结果
             挤压了社会主义及左翼力量的生存空间、政策空间和民众基础。
                  最后,美国主宰的国际旧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今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和平、发
             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实意义。尽
             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但这一历史大变革在催生新的机遇的同时,往往充满风
             险挑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现象依然突出,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
             威胁增多,出现了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特朗普上台,实行美
             国第一的战略,西方同盟关系出现裂缝,不再铁板一块。由于美国领导缺位,主要核心国
             家也开始各扫门前雪,维护和保障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机制运转渐渐失灵,如美国拒交联
             合国会费,退出气候变化、TPP 等国际条约,减少对外援助和对 IMF、世界银行的投入,
             等等,这些都表明美国主宰的国际旧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
             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一方面各种意识形态、政治力量与社会运动竞争并
             存,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更加明显,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联系、交流
             与合作日趋密切;另一方面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进行着深层竞争和博弈,两种不同制
             度、不同意识形态的较量仍然存在,且领域扩展,方式多样,斗争形势更加复杂。资本主
             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越来越小,许多发展中家开始抛弃过去照搬西方的一些做法,
             “向东看”成为趋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党政要越来越认识到 “中国模式在全球的吸引
                                                                                                       5 ·  ·
                                                                                                      3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