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党政研究》2020年第3期
P. 23

义”做了详尽批判,但这个书稿当时没有出版,为此他们在创建共产党的过程中,多次对
             这种思想进行批判。
                  1846 年 5 月 11 日,在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草
             拟的反对 “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海尔曼·克利盖的通告,指出克利盖所宣传的不是科学
             的共产主义思想,他企图把共产主义学说归结为关于爱的多情善感的言词,把共产主义变
             成一种新宗教,极大地损害了共产主义政党的声誉。1846 年 10 月 20 日,马克思又签发了
             第二个反对克利盖的通告,继续批判克里盖的错误思想。
                  1847 年 1 月至 4 月,恩格斯撰写 《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一文,作为 《德意志意识形
                                                                            〔 11〕
             态》第二卷的补充,比较系统地阐述这种思想的表现和实质。9 月,他在 “诗歌和散文中
             的德国社会主义”中,批判了 “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文学中的小市民的狭隘性、多愁善
             感、庸俗、市侩气、小心翼翼地向有产者谄媚的行为,指出进步的作家和诗人应是进步思
             想和革命斗争的喉舌,应当歌颂 “倔强的、威严的和革命的无产者”,而格律恩想用小市
             民的尺度来衡量歌德的企图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
                  1847 年 3 月,恩格斯在 《德国制宪问题》一文中深刻揭露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反
             动本质:“‘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全部本领,不过是把德国哲学、德国式的庸人伤感情
             绪和一些被歪曲了的共产主义口号掺混在一起……它不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而是守旧的
             反动的因素。” 他们决不代表德国共产主义者的党,不代表共产主义者的利益。他们维
                            〔 12〕
             护的是完全不同的利益,捍卫着完全不同的、在一切方面都和共产主义政党的原则相对立
             的原则。恩格斯激烈地指出,这种思潮变成了保护德国现存秩序的一道围墙,因此 “从头
             到脚都是反动的” 。
                                〔 13〕
                  第二,批判海因岑的错误思想,阐明共产主义是运动与理论的有机统一。1847 年 10
             月,恩格斯在 《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一文中,批判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海因岑对
             共产主义的攻击和诬蔑,阐述了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和理论主张,强调共产主义不是教
             义,而是运动,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被共产主义者做为自己前提的不是
             某种哲学,而是过去历史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目前在文明各国的实际结果。共产
             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大工业以及和大工业相伴而生的一些现象:世界市场的形成和随之而来
             的无法控制的竞争;具有日趋严重的破坏性和普遍性的商业危机,这种危机现在已经完全
             成了世界市场的危机;无产阶级的形成和资本的积聚以及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之间的阶级斗争。在共产主义作为理论的时候,那么它就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个斗争中的
             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批驳海因岑的唯
                                                                 〔 14〕
             心史观,指出每个时代的财产关系是该时代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必然结果,现代大工
             业、资本积聚和无产阶级的形成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恩格斯还阐明了共产主义同民主主义
             的关系。“在目前条件下,共产主义者不仅根本不想同民主主义者进行毫无补益的争论,
             而且他们本身目前在党的一切实际问题上,都是以民主主义者的身份出现的。在各文明国
             家,民主主义的必然结果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而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实行一切共
             产主义措施的首要前提。因此在民主主义还未实现以前,共产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就要并
             肩战斗,民主主义者的利益也就是共产主义者的利益。” 这个时候,马克思也写了 《道
                                                                        〔 15〕
             德化的批评和批评化的道德。论德意志文化的历史,驳卡尔·海因岑》,分期发表于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25 日的 《德意志—布鲁塞尔报》上。
                  第三,批判蒲鲁东主义。恩格斯具有极强的思想敏感性,当蒲鲁东在思想上走向反动
             不久,他就很快注意到蒲鲁东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对建党工作的影响,致信马克思
             要批判蒲鲁东。之后,他和马克思在多个场合,撰写多篇文稿和书籍来批判蒲鲁东,宣传
                  2 ·  ·
                 2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