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社会》2014年第2期
P. 16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理念与实践


   因成员的性别—年龄加权前分布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
   普”)的性别—年龄分布作比较。图 1 中的性别—年龄金字塔从 0 到
   100 岁,每 5 岁为一组,分别统计了男性和女性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其中, 犪 是基于 犆犉犘犛2010 年家庭关系数据库的再抽样数据, 犫 是基于
   “六普”短表的汇总数据。我们发现, 犆犉犘犛 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结
   构与“六普”的人口结构分布直观上相当吻合。 10

















            图 1 : 犆犉犘犛 基线调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龄 - 性别结构
     犆犉犘犛2010 对全国完全样本和全国再抽样样本分别计算了家庭问
   卷、成人问卷和少儿问卷三个数据库的权数。 11 权数的计算包括抽样设
   计权数、无应答调整权数、事后分层调整权数的计算以及对权数的极值
   调整。其中,抽样设计权数为三个阶段抽样概率的乘积的倒数,并对再
   抽样样本考虑了从第一阶段所抽取的样本区/县中再抽取再抽样样本
   区 /县的概率。无应答调整权数的计算在家庭层面上采用了加权组调
   整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家庭成员问卷完成的数量占村/居样本中所有家
   庭样本数量的比例,以及完成家庭成员问卷的家户中完成家庭问卷的
   家户数与需作答家庭问卷的家户数的比例;在个人层面上则采用了基
   于 犔狅 犵 犻狊狋犻犮 模型的联系层次上(相对于无联系样本)的应答倾向概率和
   拒访层次上(相对于非拒访样本)的应答倾向概率作为调整系数。事后
   分层调整主要在个人问卷层面进行,以性别、年龄和城乡作为主要分层


   10. 我们计算了 犆犉犘犛 各性别年龄组与“六普”数据相比的抽样偏误率,详细内容参见:谢宇 .
   2012. 中国家 庭 追 踪 调 查 ( 2010 )用 户 手 册 (第 二 版 ),北 京 大 学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调 查 中 心
   (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犻狊狊狊.犲犱狌.犮狀 / 犮犳 狆 狊 / 狑犱 / 犼 狊犫 犵 / 2010 犼 狊犫 犵 )。
   11. 全国完全样本的权数为 5 个“大省”和 1 个“小省”共 6 个子总体的全部样本的权数的合并,
   全国再抽样样本的权数为 5 个“大省”经再抽样后的样本的权数与“小省”样本的权数的合并。

                                                            · 9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