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党政研究》2022年第6期
P. 28
(三)辩证视角:历史自信与历史忧虑、历史反思相结合
党的历史自信与历史忧虑和历史反思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谦虚谨慎是我们党推进各项事业稳定发展的政治自觉和精神特质。习近平强调:“我们共
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 28〕
《决议》指出的四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党在不同时期的忧患主题,《决议》明
确指出的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挫折中奋起同时也是党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正是由于党
始终坚持根植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的问题意识、忧患意识和反思意识,才会在革
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凝聚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战略远见和领导方法,落
实为兴党、兴国、兴民之行,最终取得辉煌成就。由此可见,历史忧患与历史反思是党坚
定历史自信的重要一环。但是我们强调党的历史自信并不是忽视和无视党的历史上出现的
问题和挫折,走入盲目乐观的境地;当然,强调党的历史自信与历史忧患、历史反思相结
合的特点,并不是要走入悲观主义的认识极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但我
们仍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骄傲自满,也不会让新阶段
〔 29〕
的风险挑战所压垮,“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葆有常怀远虑之忧思,于
〔 30〕
攻坚克难中树立逢山开路之信心。总之,历史忧患、历史反思是构成历史自信不可或缺的
要素,历史自信与历史忧患、历史反思的辩证统一是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的重要特点。
三、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的时代要求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新时代,要推动实现第
〔 31〕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坚定的历史自信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以历史主动精神勇于自我
革命,夯实历史自信的主体基础,这是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的根本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推进
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这是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的关键举措;坚持正确历史思维和坚守崇高理想信念,夯实历
史自信的认识基础,这是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的重要环节;准确把握文化与历史发展的逻辑
关系,夯实历史自信的文化根基,这是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的基础支撑。
(一)根本要求:夯实历史自信的主体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这种力量是过去我们实现一切奋斗目
〔 32〕
标的根本原因,也是未来我们实现既定目标的根本保障。《决议》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十个
方面基本经验中,“坚持党的领导”位列首位,充分显示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地
位和重大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的主体。要发挥
其坚定历史自信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使党自身过硬,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
导核心,始终得到人民的支持与拥护,通过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特别是在
自我革命中塑造廉洁的气质形象,以历史主动精神破解中国共产党跳出 “历史周期率”
的精神密码。
夯实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主体基础。首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具体而言要 “坚
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夯实拥护 “两个确立”的核心地位,筑牢增强
〔 33〕
“四个意识”的思想基石,夯实坚定 “四个自信”的行动基石。这些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
义政党的内在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经验,是回答时代课题的重大政治
结论。党的全面领导使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得以巩固和加强,尤其是使 “全党
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 ,这就可以为坚定历史自信凝聚
〔 34〕
起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和社会号召力。其次,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夯实
6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