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党政研究》2021年第2期
P. 44

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和中国人传统家教融为一体,严于律己,治家严谨,
             家风优良,堪称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典范。为了建设良好家风,习仲勋明确要求其家庭成
             员其身边工作人员以党的事业为重,严于律己,从严治家,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这些宝
             贵的精神财富对习近平的影响极其深远。1962 年起,年幼的习近平由于受作为中共元老
             的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在 “文革”中,他受过批斗,挨过饥饿,流浪过,
             甚至被关押过。1969 年初,不满 16 岁的习近平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来到了延川县
             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由于窑洞里跳蚤特别多,他被咬得浑身都是水泡,只得在炕席下
             洒农药粉来灭蚤。那些年,习近平几乎没有歇过,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儿
             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在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 10 里山路长时间不换肩的
             习近平,是个 “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干活不惜力”“有知识、点子多”的他,逐渐赢得
             乡亲们的信任,不但入团入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 红色基因的传承、革命家庭
                                                                            〔 1〕
             的血脉流淌已成为思想主体的信念之源和信仰根基。
                  实践锤炼的底气铸就主体因素的非凡的意志品质。习近平总书记身上展现出的马克思
             主义政治家的笃定信仰、远见卓识和历史担当,与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受到环境的艰苦磨砺
             和他父亲的命运密切相关。“文革”期间,他的父亲受到冲击,他 15 岁到延川县梁家河
             村插队,是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 “老三届”年龄最小的,下乡插队的陕北也是极
             为艰苦的地方之一。一个在北京长大的高级干部子女,孤身插队陕北,并且不断适应当地
             的劳动和生活环境。陕西梁家河插队的艰苦磨砺和实践锻炼,恰恰是习近平总书记离开学
             校和小家,开始他走向社会,读懂人生、人民、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成为他最
             宝贵的一笔人生财富。在梁家河村,他不但入了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他曾讲,
             在其一生中,对他成长发展最有影响的, “一是革命老前辈,二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
             当时陕北黄土高原普通农民的生活和劳动环境,锤炼着青年习近平敦厚平实的优良品质和
             砥砺前行的崇高精神境界。
                  持续勤奋读书的底蕴所淬炼的思想使其为政得到历练。《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
             的一段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采访讲述了 “他那段时间 ‘痴迷’在
             阅读和学习之中。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
             彻。” 他给自己提出一个要求,就是求知若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习近平给梁家
                   〔 2〕
             河村老乡的印象之一是每时每刻不在提到 “读书”二字,从国外名著,到中国古典诗词,
             从中外史书,到马克思经典著作,他饱读史书典籍。习近平总书记 “读哲学书籍,主要还
             是读马列主义哲学。他下了很大功夫去阅读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习近
                                                                                                 〔 3〕
             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的另一段 “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的采访讲述了
             “在窑洞里的时候,近平就在炕桌上、炕沿上写字。天气暖和的时候,他就搬一块石头,
             坐在石头上,趴在磨盘上写” 。这些生动细致入微的记述,充分说明习近平走向社会后,
                                            〔 4〕
             自始至终把学习当成自身的生活态度、肩负的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
                  研读和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经历、从政履历,可看到:一是层级全,他几乎履任
             过从大队书记到党的总书记各个层级的领导岗位;二是地域广,他的履职脚步从西部到中
             部到东部,经历从农村到城市、从欠发达地方到经济发达地方。这样全面丰富的实践历
             练,使他有更多机会多层次接触群众,涵养出浓郁的为民情怀。脑中有思想,心中有信
             仰,脚下有力量。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经历中完成了一次情感蜕变,实现了精神上
             的升华,养成了胸怀 “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从他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知
             青岁月中找到了答案,就是他坚韧不拔的政治追求和坚毅的忠诚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
             说:“当年我离开梁家河的时候,我就有个想法,如果将来我有机会从政,我要做一些为
                                                                                                       3 ·  ·
                                                                                                      4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