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201904
P. 184

·710·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6 卷

                 为测定以上 6 种酶活,纳他霉素发酵至 36 h 时                    重法  [16] ;葡萄糖的测定采用 3,5-二硝基水杨酸法
            加入 0.5 g/L 缬氨酸,继续发酵。取不同培养阶段的                       (DNS)   [17] ;pH 测定采用 pH 计。
            S. natalensis HW-2 发酵液,于 4 ℃、10000 r/min 离
                                                               2    结果与讨论
            心 5 min,收集菌丝体。采用超声波法破碎菌体 2 min
            (超声 3  s,间隔 10  s),然后在 4 ℃、10000  r/min
                                                               2.1   支链氨基酸对纳他霉素产量的影响
            离心 10 min,上清液用于酶活测定。每种酶活的测
                                                                   当 S. natalensis HW-2 发酵至 24 h 时,添加不同
            定按照相应试剂盒上的说明进行,HK、PFK、PK、
                                                               质量浓度的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和异亮氨
            PC 和 PEPC 酶于 340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CS
                                                               酸(Ile),研究了 3 种氨基酸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
            酶于波长为 412 nm 下测定吸光度值。
                                                               影响,结果见图 1。
            1.2.4    乙酰辅酶 A 浓度测定
                 纳他霉素发酵至 36  h 时加入 0.5  g/L 缬氨酸,
            继续进行发酵。分别取培养 48、60、72 和 84  h 的
            S. natalensis HW-2 发酵液,在 4  ℃、3000 r/min 离
            心 10  min,弃上清留沉淀,保存于80 ℃待测。苹
            果酸脱氢酶(MDH)可催化苹果酸和烟酰胺腺嘌呤
            二核苷酸(NAD)生成草酰乙酸和烟酰胺腺嘌呤二
            核苷酸磷酸(NADH),CS 催化乙酰辅酶 A 和草酰
            乙酸产生柠檬酸和辅酶 A,利用苹果酸脱氢酶和 CS
            的偶联反应,乙酰辅酶 A 含量和 NADH 的生成速率

            成正比,于波长 340 nm 测定吸光值,其值的大小反
                                                                 图 1    支链氨基酸浓度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映乙酰辅酶 A 含量的高低。具体操作方法按照试剂
                                                               Fig.  1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branched  chain  amino
            盒上说明进行。                                                  acids on the biosynthesis of natamycin
            1.2.5    短链羧酸质量浓度测定
                 丙酮酸、乙酸、丙酸和 α-酮戊二酸是纳他霉素                            由图 1 可以看出,缬氨酸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
                                                               的影响最大。与对照组(0.80  g/L)相比,0.25  g/L 异
            合成单元(二碳和三碳)的主要来源;草酰乙酸是
            生成丙二酰 CoA 和甲基丙二酰 CoA 的主要底物,                        亮氨酸和 0.50  g/L 缬氨酸分别使纳他霉素的产量提
            为纳他霉素合成提供前体。纳他霉素发酵至 36 h 时                         高了 1.4 倍(1.12  g/L)和 1.8 倍(1.45  g/L),而亮
            加入 0.5 g/L 缬氨酸,继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分                       氨酸加入后没有明显效果。
            别取培养 36、48、60、72 和 84 h 的 S. natalensis HW-2       2.2   缬氨酸添加时间的优化
            发酵液,在 4  ℃、10000 r/min 离心 10 min,上清液                   为研究缬氨酸添加时间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
            用 0.45  μm 滤膜过滤,滤液保存待测。以上羧酸含                       影响,在不同时间添加质量浓度 0.50  g/L 缬氨酸,
            量采用 HPLC 法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 TSKgel                       结果见图 2。

            ODS-100V 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 35 ℃,
            波长 210 nm,流动相为 V〔体积分数 0.1%H 3 PO 4 (pH=
            2.3)〕∶V(甲醇)=98.5∶1.5,流速 1 mL/min。
            1.2.6    纳他霉素产量测定
                 取 1 mL 发酵液和 9 mL甲醇混合,充分振荡 2 h,
            10000 r/min 离心 10 min,采用 0.22 μm 微孔滤膜过
            滤上清液,滤液 4  ℃保存待测。纳他霉素含量采用
            HPLC 法测定,色谱条件:YMC-Pack ODS C 18 色谱柱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 V(甲醇)∶V

            (水)=  75∶2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 λ=304
                                                                      图 2    添加时间对纳他霉素产量的影响
            nm。
                                                               Fig. 2    Effect of adding time on the biosynthesis of natamycin
            1.2.7    细胞生物量、葡萄糖质量浓度和 pH 测定
                 测定缬氨酸对纳他霉素发酵过程的影响,发酵                              从图 2 中可以看出,缬氨酸在发酵 36 h 时添加,
            至 36 h 时加入 0.5 g/L 缬氨酸,每隔 24 h 取样测定                对纳他霉素合成的促进作用最强,纳他霉素的产量
            发酵过程参数。细胞生物量(DCW)的测定采用干                            为 1.57  g/L。结果表明,S. natalensis HW-2 在不同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