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党政研究》2022年第3期
P. 15
生产力的基础上,下大力解决人民的贫困和温饱问题。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就是促进了经
济发展和民生的改善,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获得感、幸福感。改革开放容许和支持一部分
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为此,我们精准扶贫,打响脱贫攻坚战。
2021 年,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此基础上,
我们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因此,人民衷心拥护、积极支持共产党。党群关系不断巩固。
第二,要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各国实现社会主义、建
设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制度模式,对各国有
很大影响。照搬苏联模式,使相关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损失和曲折。不照搬他国的社
会主义建设模式,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各国共识。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探索并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
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指导思想,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丰富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
指导思想。但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只有实现本土化才能
深入人心,才能为广大中国人民理解、接受,成为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武
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而且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
共产党创新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发展阶段理论、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市场经济体制理
论。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执政党建设制度,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事业越来越兴旺。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党之所以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
胜利,就是始终领导人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走出一条
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新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需要创新、推动创新、实现创
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之路、创新之路。
第三,要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及其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兴旺发达、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经验。同时,党之所以无往而不胜,还具有更加丰富的经
验,需要深入研究。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具有独特优势的战略策略。任何战略都包含战略
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其具体
奋斗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
标,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因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此为宗旨的统一战线方针。大革命时期,我们建立了国共合作
的统一战线,掀起了大革命高潮,唤醒了沉睡的中华大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中
国共产党以民族大局和抗日大局为重,同国民党主流求同存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我们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起抗日爱国力量,进行了坚苦卓
绝的斗争,付出了流血牺牲,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国民党反动派坚持反共反人民
3 · ·
1